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藥企從事委托儲存運輸的條件,標志著我國醫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可以合規開展。
無獨有偶,國家商務部此前發布《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醫藥物流,加強智能化、自動化物流技術和智能裝備的升級應用。推進區域一體化物流的協調發展,探索省內外分倉建設和多倉運營。鼓勵第三方醫藥物流發展,推動藥品冷鏈物流規范發展,構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現代醫藥物流體系。推動建設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和產品信息可追溯的現代中藥材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符合中藥材現代化物流體系標準的初加工倉儲物流中心”。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企業必須順勢而為。
受疫情影響,醫藥電商尤其是B2C電商業務快速發展,年交易規模接近2000億元。據醫藥物流自動化研究機構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預測,我國醫藥電商業務年銷售規模不出3年將超過5000億元。
和傳統業務不同,醫藥電商業務品類多、訂單金額小、拆零化,對配送的及時性要求越來越高。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受托調研顯示,我國醫藥電商B2C業務的平均訂單金額不超過80元,平均訂單行數不到兩行,城市O2O業務增速明顯。如果要滿足我國農村百姓以及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藥電商需求,則專業醫藥物流中心不僅要投入自動化、智慧化的物流軟硬件設備,還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能夠支持線上業務臨時緊急爆單,建立一支高效、低成本、數據可追溯、質量可控的醫藥產品終端配送體系。
在我國醫藥物流領域,終端配送體系已經是明顯的短板,未來3年亟需提升。更多的智慧化物流設備和儲運軟件功能需要驗證和運用,比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TLOG案例醫藥物流中心在使用各型號貨到人揀選設備、四向穿梭車、無人AGV機器人、高速數智化分揀機等,藥品揀選、醫療器械揀選等場景得到驗證,在醫藥物流行業將越來越普及。
目前,我國有醫藥批發企業約1.4萬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75萬家,器械經營企業近百萬家,相關藥品、器械都要通過物流環節進入消費與使用終端。國家藥監局頒布的《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藥品經營企業可以跨省轄區設置倉庫。醫藥物流云倉多倉聯動未來已來。
我國只有4家頭部藥企基本建立覆蓋全國大多數省區的醫藥物流體系,但其內部軟件系統僅在金融財務、業務ERP層面實現初步打通,醫藥物流體系還不能實現全國數字信息共享、訂單流轉、數據追溯。
數百家現代醫藥物流企業的現代化也僅停留在倉儲作業自動化和內部信息初步共享層面,更談不上在全國建立醫藥物流網絡體系。一些行業協會已經啟動了全國醫藥物流云倉多倉聯動建設工作,核心目的是通過信息化平臺手段,對接不同現代醫藥物流企業的倉庫WMS軟件,實現在協會建設的醫藥物流云倉網絡內數字信息共享、跨區域物流訂單一鍵轉接、訂單信息全網可追溯等效果,進而將物流信息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起來,解決參與企業的第三方物流業務開發、固定資產盤活和訂單融資等需求。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由行業協會牽頭、具體企業以項目合作形式參與的多倉聯動體系建設工作,將有效推動我國醫藥物流網絡體系建設,貼近市場需求。
應該講,柔性化的醫藥物流中心可適應未來需求高度碎片化的趨勢,而多倉聯動模式才能滿足醫藥物資快速跨省終端配送的需求,這對疫情防控工作也非常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