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專業云倉智能物流實訓基地為國內首個高校企業級實訓基地,基地完全參照企業運營標準建設,實訓基地面積1 400 m2,共設置13個功能區,物流云倉運營系統中,配置有企業JWMS云物流系統平臺及JCLPS商家平臺,云倉所安裝平臺,上游可直接對接遼農優選電商平臺或其他電商企業程序,下游協同校園快遞中心在物流時效內進行收派,能夠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具備真實運營的必要條件(如圖1)。
在“二元三體系、雙軌雙循環”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把企業真實項目引進基地,以學生為中心,學校、企業、第三方企業密切合作,通過契約形式促使各方完成相應工作任務,承擔相應主體責任。通過項目運營實現物流職業教育校內實踐教學場景化,創新創業樣板化,產教科研一體化。在項目運營實踐中,通過雙導師協同共育,培養學生的崗位關鍵技能,力求實現就業供給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校企協同共育模式(如圖2)。
通過校企協同共育,學生熟練掌握市場開發、電商運營、倉儲管理、分揀與包裝、WMS應用、物流配送、客戶服務七項關鍵技能,通過以上關鍵技能培養,無縫對接企業倉儲管理崗位、配送管理崗位、分揀包裝管理崗位、市場營銷崗位、信息處理與平臺運營崗位。通過云倉運營,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業條件的學生,校企予以引導和支持。協同共育、多方共贏[1]。
學生:全流程、全過程、輪崗實訓,以小組分工形式,線上根據SKU做好營銷策劃和主圖設計、平臺對接。線下完成“市場開發、電商運營、倉儲管理、分揀包裝、WMS應用、物流配送、客戶服務”7個關鍵崗位實踐。
學校方面:云倉實體運營實踐過程中,專業教師負責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管理,考核評價,運行保障、風險防控。
京東方面:企業技術賦能,共享實訓基地和平臺;輸入線上線下課程培訓和實訓體系;探索現代學徒制在課程開展實踐中的應用;探索共同開發活頁教材和實踐教學手冊;協同學校探索物流職業教育與產業前沿科技深度結合。
第三方企業:輸入實體產品,協助學生收發貨物、商品組合、定價、商品展示、促銷,協助學生在網絡平臺進行銷售和云倉配送。
按照專業“二元三體系、雙軌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總體設計,由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組織企業、行業專家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結果,遵循相關性和同級性原則,設置以下七個典型工作任務,明確每個任務下具體工作內容及操作規范和相應標準,如圖3所示。
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針對學生現狀,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實踐教學實施計劃、考核評價標準、可能出現的問題預案。現場指導學生完成整個工作流程,校內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及一線從業人員手把手對學生進行指導,針對現場出現的問題予以引導糾正,組織學生經驗分享,共同做好實習過程控制及結果評價,項目結束后組織召開復盤會,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期實踐提供典型經驗借鑒。
線上與線下學習交叉開展,采取培訓與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進行評估,分析學生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理論知識欠缺,確定三層理論教學環節[3]。對于一般性知識利用京東物流云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學生使用手機自主學習,平臺對學習進度、學生作業情況、完成情況進行監控,開設課程如《物流設備認知》《WMS系統操作》《京東物流倉儲作業》;對于比較重要的理論知識,通過遠程授課對學生進行集中輔導,如《電子商務運營》;對于非常重要的內容線下集中培訓,如服務人員職業規范、服務禮儀、服務意識、商品配送,按照企業標準,由企業人員現場培訓,將企業標準化要求完全植入課程,經考核合格后進行實踐項目運營。在學生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后,校企雙方導師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學生進行進行云倉運營。遠程教育平臺和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和云倉真實運營,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理實一體育人[5]。
實踐過程中,學生完全按照企業的運營流程、崗位操作規范、安全要求、職業禮儀進行實施。為達到學生技能提升目的,在倉儲管理環節,劃分出七個典型工作崗位,學生分組分別在訂單管理、入庫管理、理貨作業管理、盤點管理、出庫管理、配送管理、庫存管理七個工作崗位輪崗輪訓,鼓勵學生團隊合作,互教互學,互幫互帶;注重崗位實踐和自主總結提升,典型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問題解決與成果分享相結合。
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文件精神,穩步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把物流管理“1+X”證書制度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機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中;對物流管理“1+X”證書制度中要求的課程內容進行拆分,細化到每一門具體課程中;在做好“1”的同時,推進“X”目標在人才培養實踐中的實現;探索開展學時學分置換,如把《電子商務運營》、《物流技術設備運用》《大學生創業基礎》《商務禮儀》的理論課程學時置換到云倉運營實踐中進行開展,讓學生反復在理論認識-實踐-新認識中不斷提升。
校企聯合制定考核評價指標,設置各個崗位考核評價標準,每個崗位評價標準分為崗位工作態度、工作時間、工作業績、團隊合作精神四個維度。多主體參與評價,其中,由企業導師根據評價標準對學生分別進行賦分(占比30%)、學校導師根據評價標準對學生分別進行賦分(占比30%)、學生根據自己的整體表現進行自評(占比20%),小組成員對組內每名成員根據項目開展期間整體表現進行評價(占比20%),
學校和企業聯合制定學生實習計劃,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實習計劃實施教學組織和開展運營,建立新問題及時磋商機制,對于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視頻會議,協同應對。
實施積分制教學,通過完成線上學習進度,賦予一定積分;對參加遠程培訓的參與度賦予一定積分;對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數量和質量賦予相應積分,積分換學分,積分換禮品,對表現好的學生另外進行物質獎勵。
在教學周期內,開展崗位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通過比賽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學校在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后,舉行實習總結和表彰大會,對實習過程中的先進團隊和個人予以表彰。
線上線下雙導師聯合育人,“做中學、學中做”,在真實的企業運營環境中,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提升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實踐教學改革實施,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學習能力、計劃、組織、溝通、協調、控制、反饋等各方面潛能得到激發,高技能得到培育。
分周期、全過程交替輪崗輪訓,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2];對對所需信息采集、分析、處理,提煉有效信息,自主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升;每個運營小周期結束,進行復盤,抽取后臺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數據分析、決策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上一篇: 蘇寧物流云倉 創新永無止步
下一篇: 聯合包裹對醫療倉儲和配送網絡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