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倉儲與物流的迅速發展,物品搬運工作的工作量越發龐大,工作環境也越發復雜,而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目前大部分智能物流小車大多為特定工作環境而設計,要求路面平整、光滑。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當倉儲系統較大,存在多倉庫之間轉運,或者在搬運路途中存在較為復雜的情況時,例如需要攀上較陡的斜坡、越過一定的溝槽、經過摩擦力較大的草地等復雜地況時,如圖1所示,由于受限于小車輪子的結構與尺寸,無法滿足上述多地形環境的作業要求。通常倉儲物流小車主要應用于平整倉庫內部,例如京東倉儲系統,如圖2(a)所示,顯然此小車結構系統不適合多地形路況。因此,往往在難途徑路段(例如倉庫與倉庫之間的不平整路徑上),采用叉車進行搬運,如圖2(b)所示,增加了人工成本,且與倉庫內AGV直接缺乏有效的協作與調度機制,影響物流效率。
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才開始智能小車與智能倉儲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取得了若干階段性成果。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了國內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清華大學研制的清華V型智能汽車是當時我國科技含量最高的無人駕駛汽車,其能在各種復雜的道路上運行。西安交通大學研發了Spingrobot智能試驗平臺,在甘肅敦煌舉辦的“新絲綢之路”活動中成功表演。同濟大學研制了一款時速高達50km/h的基于無人駕駛技術的清潔能源電動游覽車。京東與淘寶的倉儲系統中均采用了大量的自動化倉儲搬運設備,但在多地形倉儲搬運中,均未見有更實用的解決方案。縱觀國內外倉儲與物流的研究,協作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互相協作,以及與人類并肩工作,承擔起重復、單調的工作,讓人類從中得以解放,是今后的必然趨勢[1]。
本文針對上述問題,設計可適用于多倉庫之間轉運,具有多地形適應能力,同時能滿足倉儲投放,具備搬運能力、定點投放能力、雙車協作功能的物流搬運小車系統。它可以完成同類型多種工件的運送和自主裝配及碼垛,并可在草地、窄橋、臺階、管道等多種不同地面環境下作業和避障,從而勝任復雜環境下的智能物流配送,擴大倉儲物流小車的適用范圍,減少員工的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2,3]。
針對在倉庫間多種復雜地面環境下的行徑需求,以及倉庫外場地復雜多變,不適合采用自主導航小車,本文擬采用多地形越障的可遙控小車實現物流搬運。通過在車身結構以及車輪上進行結構優化,采用三段式關節甲臺、輔助支撐臂結構,增強了小車在臺階、裂縫等路況中的越障能力。
在小車車身平臺設計了可以相對活動的“關節甲臺”,借鑒動車組底盤的減震裝置,在各“關節甲臺”之間添加兩個彈簧,各平臺之間受到一定的彈性約束。當平臺之間相互脫離時,受到彈簧拉力的約束;當平臺之間相互擠壓碰撞時,受到彈簧張力的約束,使小車整體車身在行徑中具有較好的柔性與避震性,完全適應高低不平的地形。在上下坡及越過地面裂縫的過程中,輪子都能完好地與地面接觸,確保小車輪子都能很好地發揮驅動能力,同時保證了橋梁上良好的直線運動的穩定性[4,5,6]。
由于三段式甲臺位置可以上下彎曲,跨越階梯時可以根據階梯的高低,甲臺關節在自身重量與彈簧的作用下,保證輪子能緊貼地形,快速通過。但三段式小車也存在車體較長,小車自身重量相對較大,安裝結構比較復雜的問題。
為解決小車攀爬臺階問題,本文在實際的小車制作中,縮短了車身長度,采用了兩段式關節甲臺,同時設計了輔助支撐手臂結構,在甲臺和支撐臂的協同作用下,完成臺階的攀越。
遙控小車具備搬運貨物功能,因此帶有機械臂以實現抓取貨物。在機械臂抬升部分機構中,采用輸出力矩大的伺服電機產生轉動力矩,通過與電機輸出軸連接件將力矩傳遞給U型支架,通過同樣的方式將力矩傳遞給底部支撐支架,攀越臺階時,可通過底部支架支撐在臺階面上,由于伺服電機驅動力矩較大,能夠實現向下支撐起整輛車,帶動整個車身前部分抬升,從而便于小車攀越臺階,如圖3所示。整個結構簡易,攀爬效果好。
遙控小車采用了藍牙通信方式,藍牙模塊通過Bigfish擴展板與BASRA控制板連接,控制板通過藍牙模塊接收到終端發送的指令后,控制相應模塊進行運動完成指令內容,如圖4所示。
通過多地形越障結構設計以及控制程序開發與調試,成功實現了遙控小車在草地、橋梁、臺階等地形的行徑測試,并成功通過機械臂進行了模擬貨物的抓取與定點位置投放貨物,調試結果如圖5所示。這為倉庫內物流小車貨物搬運接駁工作打下了基礎。
為了提高自主小車尋跡效率,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設定任務,降低尋跡過程中發生錯誤的可能性,采用了“三灰度三角形放置”的方式取代傳統的“三灰度并排放置”,三角形放置方式可較為敏銳地判斷前后車頭是否偏移既定路線,不至于發生較大偏移時,才觸發矯正程序,減少了左右搖擺的現象,自主小車的尋跡穩定性明顯提高,如圖6所示。
為實現倉庫內小車能順利感知到倉庫外搬運小車投放交接的貨物,采用了HC-SR04超聲波測距傳感器,通過digital Write()函數對TRIGPIN口進行高低電平的轉換,利用delay Microseconds()函數進行延時操控,從而給超聲波測距傳感器完成一個方波發射的指令[7,8,9]。通過pulse In()函數接收ECHOPIN口達到高電平的時間,此高電平時間就是超聲波從發射到被反射回的時間,由此便能夠獲得到障礙物的距離。當測距小于最小設定值時,判斷前方有遮擋物,并觸發自主小車的貨物拾取與搬運程序。小車調試結果如圖7所示。
在雙車搬運任務交接中,遙控小車完成將貨物搬運到倉庫內的任務后,應盡早呼叫倉庫內自主尋跡小車,及時將貨物轉移到倉庫內貨架區。遙控小車的HC-05藍牙模塊設置為主機模式,用來發射信號。自主小車的HC-05藍牙模塊設置為從機模式,用來接收遙控小車的信號。雙車協作步驟如下:
步驟1:當多地形遙控小車將貨物放到指定位置后,向倉庫內自主小車發送任務請求信息,以及貨物應搬運位置的貨架信息,同時啟動自主小車的超聲波傳感模塊開始工作;
步驟2:自主小車進入循跡模式沿著引導線行駛,當小車行駛至標定位置附近(即多地形遙控小車投放點)時,根據超聲波傳感模塊的接收信息,可判斷是否已經趨近貨物;
步驟3:根據步驟2中的判定結果,若已經趨近貨物,自主小車進入步驟5;
步驟4:步驟2中若未能接收到趨近貨物的信息,則自主小車停止,等待遙控小車運送裝配工件,超出設定等待時間后,發出報警出錯信息(蜂鳴),進入步驟6;
步驟5:自主小車執行貨物抓取任務,自主尋跡,搬運至倉庫內指定貨架;
步驟6:自主小車任務標識完成,返回等待區,進入可執行任務狀態。
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小車的現狀與工作環境,提出設計可適用于多倉庫之間轉運,具有多地形適應能力,具備搬運能力、定點投放能力、雙車協作功能的物流搬運小車系統,然后就遙控多地形小車車身結構提出了優化方案,使小車更加適應復雜的環境(草地、階梯、斜坡、窄橋等),提高了小車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同時優化了自主小車的尋跡方式,通過藍牙進行雙車協作通信,提高了物資搬運效率。盡管設計并制作成功了能完成協作搬運的倉儲物流原型系統,并通過試驗驗證了倉儲搬運系統的性能,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及完善。設計的自主小車只能按照既定程序在指定位置搬運工件,無法對工件進行識別。未來可以嘗試采用機械臂視覺導引方法,采取CCD攝像機對不同工件進行識別處理。目前的設計中只有自主小車是能獨立工作的,遙控小車還需要手動操控行徑,后續可以通過視覺識別與地圖導航等方式,將多地形小車改進為自主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