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物流實質上是物流資源的共享,在倉儲環節,則是共享倉儲資源與商品庫存信息。在物流行業,相比于大量的車貨匹配平臺、同城配送平臺的迅速發展,倉儲領域的市場化、互聯網化進程相對緩慢,直到2016年才被冠以“互聯網+倉儲”元年的標識。
但是,在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帶網平臺數據庫,實現倉儲資源的網上信息發布、網上交易、網上調度、實時跟蹤與監控。這種以“互聯網+倉儲”為表現形式的倉儲資源共享模式,一方面以互聯網為手段,以云計算、大數據為基礎,深度整合線上線下倉儲資源,實現倉儲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倉儲行業管理水平,同時降低運營動下,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推進,互聯網作為有效手段加強了倉儲資源供需雙方的直接交互,為倉儲資源的共享提供了信息化基礎。倉儲業逐步走向互聯網化。與此同時,隨著倉儲設施與倉儲服務標準化的推進,以中倉網為代表的各種基于共享經濟理念的倉儲資源共享平臺迅速發展,構建起倉儲互聯成本,增加收益。
中倉網打造的標準化樣板倉
據中倉網董事長王志達觀察,眾多倉儲資源共享平臺盡管都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實現倉儲資源共享的,但是由于定位、經營主體及經營范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第一種,倉儲資源信息發布。這類平臺最初只是發布倉儲資源信息,其服務范圍側重于促成供需雙方的交易,收取傭金。如倉寶在線、久久廠房等。
第二種,“互聯網+倉儲運營”,即不僅僅提供倉儲資源信息,同時還為客戶提供倉儲運營服務,如貨物監管、流通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服務。這類平臺在第一種平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也是目前數量相對最多的一種平臺,如易代儲、物聯易達、天下庫房等。
第三種,以中倉網為代表的行業信息交互及交易服務的公共平臺,2015年7月正式上線運營的中倉網是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和中鐵物流集團下屬企業中鐵物流集團倉儲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組建。作為第三方電商平臺,中倉網基于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的會員資源以及中鐵物流的資金和技術優勢,依靠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以共享經濟的方式,面向社會提供包括倉儲物流需求信息、倉儲物流資源、網上交易撮合、全程監控、專業評級認證、誠信認證和服務保障等在內的多種服務。中倉網的發展模式也逐漸為行業模仿、對標。
其中,前兩種“互聯網+倉儲”模式始于線上,并以線下發展為方向,最終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中倉網則是起步于堅實的線下資源基礎,依托互聯網不斷向線上擴展。因此,相比較而言,前兩種方式缺乏線下運營的基礎資源,中倉網則在互聯網化進程中技術力量稍顯不足,這也是中倉網上線一年多的時間并未實現快速發展的原因,而加強互聯網技術也成為中倉網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除了以上三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倉儲資源共享模式外,將側重點放在線下資源共享交易的“云倉”模式則成為近兩年發展最快的共享模式之一。“云倉”主要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及管理方式,實現倉內作業的高效率運作和精細化管理,同時需要遍布全國的倉庫資源,并形成協同效應和資源共享,形成一個體系,一張網絡。換句話說,“云倉”通常不是指單獨的一個倉庫,而是布局全國的倉儲網絡。“云倉”與上述幾種平臺模式均實現了倉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但是實現形式和共享的對象有所不同。例如,上述三種模式是通過信息的及時發布和獲取來共享倉儲資源,重點在于資源信息、物流服務的共享;“云倉”則更側重于對具有協同效應的倉儲基礎設施的共享,或者說多個用戶共享一張“云倉”網絡。鑒于篇幅關系,本文側重于介紹上述平臺化倉儲資源共享模式。
與其他平臺不同,中倉網只搭建平臺,提供工具和內容,并不直接參與倉儲資源供需雙方的交易。也就是說,中倉網不會直接從供需雙方的交易中獲取利潤,而是將需求、資源及服務放上平臺,各方按照需求自主需找合適的交易。據王志達介紹,中倉網平臺上擁有三大生態群落:
第一,提供資源的倉儲企業,包括地產商,轉租“二房東”等;
第二,用戶,包括甲方、物流企業、中介等;
第三,倉儲資源下游供應商,包括叉車、托盤、貨架等物流設備的供應商,提供WMS等系統的物流軟件供應商;以及提供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產品的服務商。
除了豐富的線上資源,中倉網在線下也擁有龐大的網絡,旗下擁有中倉園區運營有限公司等多個子公司,并打造了多個樣板倉,為中倉網的倉儲設施及服務標準化打下基礎。在這樣獨特的平臺上,中倉網的盈利模式也由傳統單一化的倉租向一體化服務轉變。值得一提的是,中倉網作為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的行業基礎服務平臺,這樣的性質也決定了中倉網勢必承載著更多促進倉儲行業發展,探尋倉儲共享模式的責任與義務。
通常來說,新的物流運作模式的出現,其目的都在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在王志達看來倉儲資源共享模式的價值遠不止于此。他認為,互聯網提供的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能夠幫助行業實現去中心化,只有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才能避免各個環節吞噬利潤,并通過這種打破信息不對稱的方式,降低物流管理成本。此外,共享模式賦予了客戶更大的競爭優勢,使其可以更低的物流成本,獲得更多的物流優勢,如更快的庫存周轉率、更低的庫存量,從而在競爭中取得成功。
以中倉網為例,共享倉儲資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對于需求方(用戶)來說,能夠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倉儲和物流管理與運營服務。中倉網以聚集全國范圍內各種可用的倉儲資源、打造智慧供應鏈平臺為目標,將使用戶在中倉網上可以找到不同地區的適合自己的倉儲資源,同時還能夠在線查看倉庫內的所有靜態、動態信息,以及出庫、轉運、簽收等物流作業的狀態。也就是說,用戶不僅可以實現倉儲物流信息的透明化管理,甚至庫內加工、調撥等物流運營服務均可以借助中倉網實現,使用戶可以大幅度降低自身的物流資源投入以及人員配置。
其次,對于倉儲企業來講,中倉網的價值則更加明顯,能夠幫助其迅速地找到客戶,有助于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隨著倉儲企業由業主向經營者的轉變,其收益將由單純的倉租收益轉化為綜合收益,實現收益模型多元化。對于倉儲企業的供應商——物流設備供應商來說,同樣可以找到更多客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共享模式以互聯網為手段對整個社會、整個行業的倉儲資源進行了優化配置,實現了倉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從而有助于節省社會資源。
對于共享物流而言,其基礎和難點都在于標準化,對于倉儲資源共享來說同樣如此,只有實現了標準化的商品和服務才能最高效率的流轉。王志達表示,這也是中倉網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據他介紹,中倉網將聯合行業專家,出方案、出資源,針對to C、to B等不同的服務對象的需求梳理出不同的倉儲設施與倉儲服務標準,構建標準化的倉儲服務網絡,以標準化推動倉庫資源共享。同時,為通過評估、認證和審核的倉儲企業發放開倉單的資質,而這一認證將意味著該倉庫是被銀行和保險公司承認的,可流通的有價證券,具有法律效力,也意味著倉儲企業可以進行倉儲金融等服務,拓展盈利空間。
另一難點則體現在共享倉儲資源市場還有待培育,商家有待引導。因為“互聯網+倉儲”不同于普通的電子商務,首先客戶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務;其次則是購買金額巨大,動輒幾十萬,多則上千萬,因此對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些要求下,平臺需要有足夠的能力去建立信任機制,需要強大的團隊去對各個入網的倉儲資源進行考核評估。這無疑需要巨大的人力、時間、資金投入。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目前“互聯網+倉儲”平臺的交易大都局限于面積為2000~3000平方米的“小而精”的倉儲設施。而上萬平方米的大型倉儲設施由于巨額費用、標準化欠缺及平臺信任機制還未建立起等原因鮮有交易達成。據此,王志達表示,“互聯網+倉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正因為此,中倉網才要整合更多的倉儲服務商和物流服務商進入平臺,通過建立標準化增加企業的服務能力和用戶需求匹配能力,同時也提高平臺的信譽度,將交易對象由小型倉庫資源逐步向大宗倉庫完善發展。
王志達認為,自從中倉網成立以來,倉儲行業最明顯的趨勢和變化是共享模式改變了行業很多人的認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業主轉變為經營者,也就是說不僅僅提供物業出租,而是在此基礎上向貨主(客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如代加工、監管、倉運配一體化服務、倉儲金融等,由此也幫助業主從單純的租金收益變為綜合收益。在此趨勢下,倉儲企業要真正改變傳統的運營模式,順應互聯網的發展,實現倉儲資源共享,還需要實現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運營網絡化。王志達表示,單倉的覆蓋半徑和運營能力都是有限的,是“一座孤島”,難以形成協同效應,因此必須加入到全國服務的網絡中去,如前文提到的“云倉”。
第二,營銷渠道互聯網化。據介紹,目前很多倉庫的運營方式還是傳統地在門口掛一個招商牌子,這樣只能覆蓋到周邊的人,因此營銷渠道必須互聯網化,這樣才有可能共享倉庫資源。
第三,服務功能供應鏈化,即在共享模式下,倉庫不再單獨提供物業服務,不只是收倉租,而是能夠提供綜合的物流服務,包括庫存管理、商品配送、流通加工、融資租賃等。無論自己投資建設,還是整合現有資源,有實力的平臺都在由輕轉重,由單一服務向一體化、綜合化物流服務轉變。不過,這些平臺未來是否都會轉型成為物流地產商或是綜合性物流服務商還不得而知。
對于倉儲資源共享模式的發展趨勢,對此展開過深入研究的《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常務副主編、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隨著共享經濟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需求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物流需求同時釋放,深度整合倉儲資源、線上線下共享倉儲資源、共享商品庫存將是行業發展新趨勢。對此,各類商貿流通企業應以提高響應速度、增強消費者體驗為核心,整合企業倉儲資源,調整配送中心布局,優化庫存結構,創新貨位管理方式與業務流程,協同組織商品配送,形成倉配一體化的網絡體系;倉儲物流企業應以滿足線上線下物流需求為核心,整合社會倉儲資源,完善倉儲配送網絡。
據介紹,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目前推進的共享倉儲設施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1)多式聯運+倉儲:通過分布式共享倉儲資源,降低倉儲成本與運輸成本,實現公鐵聯運的快速與靈活響應;
(2)以中倉網為依托,以標準化倉儲設施與標準化服務推動星級倉庫共享水平提高;
(3)共享倉庫屋頂資源,推動倉庫屋頂光伏發電綠色工程;
(4)共享智慧倉儲服務,為客戶免費建設智慧化倉庫,提供共享的倉儲與配送服務,按服務作業量收費。
這既是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推動倉儲資源共享的工作重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業發展方向。
共享模式以互聯網為手段對整個社會、整個行業的倉儲資源進行了優化配置,實現了倉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從而有助于節省社會資源。